主中心
数据仓库
当前位置:首页-数据仓库-虫害

桑粉虱

作者:Bemisia myricae Kuwana 来源:Mulberry whitefly 发表时间:2007-06-18 点击:
【字号:   打印
害虫中文名: 桑粉虱
害虫别名: 白虱 、 杨梅粉虱 、 桑虱
害虫学名: Bemisia myricae Kuwana
害虫英文名: Mulberry whitefly
分类地位: 昆虫纲同翅目,粉虱科,桑粉虱
为害作物: 没有为害作物名信息!
形态图:
形态描述: 成虫雌体长约1.2mm,雄0.8mm。体黄色,上覆白粉。头球形较小,复眼黑褐色,肾脏形。触角7节鞭状。翅乳白色,具1条黄色翅脉。腹节5节淡黄色。卵长0.2mm,圆锥形,乳白色至浅黄色,近孵化时变为黑褐色带金属光泽。幼虫体长0.25mm,扁椭圆形,浅黄色,体表覆有蜡质物,体侧具刚毛,口针端黑褐色。蛹长0.8mm,扁椭圆形,复眼红色,背部乳白色,背部中央略隆起。
症状图:
没有症状图信息!
为害症状:
为害作物名:桑、茶、杨梅、李、梅、柿、柑橘
为害状描述:以若虫刺吸幼叶的汁液,引起叶片、嫩梢枯萎,并排泄蜜露造成污染,影响桑叶产量和质量。
发生为害规律: 年生多代,以蛹在落叶上越冬。长江流域4月上中旬桑树发芽即出现成虫,为害嫩叶,11月上中旬开始化蛹越冬。浙江该虫卵期3~6天,幼虫期21~28天,蛹期7天,成虫寿命3~6天。成虫喜欢把卵产在新枝、嫩梢叶背,梢端及叶着卵占98%。每雌平均产卵30粒,最多可达200粒。该虫春、秋两季发生多,为害较重;密植园、苗圃受害重。
预测预报:
为害分类: 吮吸式害虫
防治办法: (1)及时清除桑园和苗圃的落叶,集中深埋或烧毁,可杀灭越冬蛹。(2)夏季在产卵高峰期及时摘除枝端1~5叶,集中处理,减少虫源。(3)必要时喷洒90%晶体敌百虫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20%吡虫啉(康福多)浓可溶剂3000倍液。还可用波美0.1~0.2度石硫合剂。
为害情况:
没有为害情况信息!
(责任编辑:WangQ)

上一篇:桑根瘿蚊

下一篇:桑大象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