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数据仓库
当前位置:首页-数据仓库-虫害

鸟嘴壶夜蛾

作者:Oraesia excavata Butler 来源:Reddish oraesia 发表时间:2007-06-18 点击:
【字号:   打印
害虫中文名: 鸟嘴壶夜蛾
害虫别名: 没有别名信息!
害虫学名: Oraesia excavata Butler
害虫英文名: Reddish oraesia
分类地位: 昆虫纲鳞翅目,夜蛾科,鸟嘴壶夜蛾
为害作物: 没有为害作物名信息!
形态图:
没有形态图信息!
形态描述: 成虫体长23~26(mm),翅展49~51(mm)。头部及颈板赤橙色;胸部赭褐色;腹部灰黄色,背面带褐色;前翅褐色带紫,各横线弱,波浪形,中脉黑棕色,一黑棕线自顶角内斜至3脉近基部;后翅黄色,端区微带褐色。卵扁球形,直径约0.8mm,高约0.6mm,表面密布纵纹,初产时黄白色,数小时后卵壳具暗红色花纹,孵化前变为灰黑色。幼虫  腹足(包括臀足)仅4对。共6龄。第一龄头部黄色,体淡灰褐色,其余各龄体漆黑色,但体背面的黄色或白色斑纹变化较大。老熟幼虫体长38mm左右,头部两侧各有4个黄斑,各节背面在白色斑纹处杂有大黄斑一个、小红斑数个、中红斑一个,呈纵线状排列。蛹  长17mm左右,赤褐色,体表密布小刻点,腹部5~7节前缘有一横列深刻纹。茧由幼虫所吐的丝和土粒构成,或仅将植物绿色部分卷成筒状,蛰伏其中化蛹。
症状图:
为害症状:
为害作物名:桃、水蜜桃、柑橘、龙眼、荔枝、木防己、芒果、苹果、梨、葡萄、无花果、榆、黄皮
为害状描述:成虫在果实上刺吸果汁,引起果腐烂;幼虫啃食叶片,造成缺刻或孔洞,严重时吃光叶片。
发生为害规律: 年发生世代数因地域不同而有差异。广东等地年发生5~6代,浙江等地年发生4代,以幼虫在木防己(Coeculus trilobus)周围杂草丛和土缝中越冬,翌年5月中旬至7月下旬第一代发生;7月上旬至9月上旬发生第二代;8月下旬至10月上旬发生第三代;9月下旬至次年4月发生第四代。福建成虫于8月底9月初出现,为害柑橘、葡萄、龙眼、荔枝等果实。幼虫在湖北各代高峰期为6、8、9三个月,10月虫口明显下降。成虫昼伏夜出,有弱趋光性,但嗜食糖液,略具假死性。无风、闷热的晚上发生数量较多。成虫吸食果汁时间颇长,由几分钟至1小时以上,被害果初期被刺孔变色,后逐渐腐烂而脱落。成虫产卵多在夜间上半夜,卵散产。初孵幼虫多隐藏在叶背取食,残留表皮。3龄畏阳光,在上午10时左右多迁移至附近木防己等杂草等隐蔽处,下午4时以后再迁回寄主上为害。在广东73月间卵期3~4天,幼虫期20~27天,湖北蛹期约10天,成虫寿命7~9天。
预测预报:
为害分类: 吮吸式害虫
防治办法: (1)清除幼虫寄主——木防己。术防己系宿根藤本植物,人工铲除较难,提倡用除草剂涂茎,用41%草甘膦和70%二甲四氯按1:1混合后,稀释10倍,于5月初涂木防己茎基和老亮向上10~30(cm)处,能有效控制嘴壶夜蛾成虫发生量。(2)成虫发生期,667m2安装40W波长5.934Ao黄色荧光灯1~2支,能拒避吸果夜蛾成虫。也可在夜间施放香茅油驱避吸果夜蛾,每株用香茅油10ml,滴在8~10张吸水性强的纸片上,挂在果树周围,翌晨回收密封,防效高。
为害情况:
没有为害情况信息!
(责任编辑:WangQ)

上一篇:欧洲玉米螟

下一篇:黏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