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昆铁路昆沾段是沪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复线建成后,运输能力将大幅度提高,可有效地缓解沪通通道运输能力紧张的状况,目前工程已开工建设。
青藏铁路自2001年开工以来,至今年7月底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主体工程(路基、桥梁、隧道)已基本完成,累计完成投资224亿元,正线铺轨1064公里。随着第一条进藏铁路青藏铁路建成在即,第二条进藏铁路滇藏铁路的建设正被各方提上日程。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铁路专家曾就进藏铁路提出了川藏线、滇藏线、甘藏线和青藏线四个方案,正在建设的青藏铁路是四条铁路中里程最短、投资最少的一条。滇藏铁路和川藏铁路均属当年规划的进藏铁路的南线。与川藏铁路相比,滇藏铁路更具优势。滇藏铁路海拔较低,沿线气候状况良好,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十一五"期间,西藏将开工建设青藏铁路延伸线林芝-拉萨-日喀则铁路,同时开始滇藏铁路各项前期工作。
西南地区有望成为铁路投融资改革的"试验田"
据专家测算,要实现《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目标,未来15年中国铁路建设需要投入资金达2万亿元,即平均每年需投资1300亿元左右。而近几年中国铁路的投资额一直徘徊在500亿至600亿元之间。巨大的资金缺口将给社会资本提供了广阔的投资空间。
据统计,2000年-2004年,铁路全行业完成基本投资2700亿元,其中铁道部占92%,吸引的地方政府和路外企业投资占8%。到2004年,铁道部与地方政府和其他企业合作建立的合资公司达到25个,但路外企业基本上还没有民间资本,也没有外商直接投资铁路。
由于现有投融资方式不可能解决资金的来源,铁道部已经开始着手研究制订中国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方案,改革铁路的管理体制,推进政企分开,允许私营企业包括外资对铁路网的运营部分进行投资。张建平透露,西南地区新兴铁路路网建设将成为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积极实践者,改革的总体思路是:政府主导、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
第一,铁道部将加大与地方政府合作建设铁路的力度。去年以来,铁道部与30个省区市政府就加快铁路建设进行反复沟通协调,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地方政府建设铁路的积极性很高,在许多铁路建设项目上,地方政府以征地拆迁费用、财政资金入股,并在税费等方面提供优惠。目前铁道部已分别与云南、贵州、四川、广西、重庆签订了关于加快铁路建设有关问题的协议,与地方政府共同出资组建铁路投资公司。
云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总工程师李新潮说,为修建大(理)丽(江)铁路,铁道部和云南省已于去年联合成立组建了滇西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滇西公司是昆明铁路局作为铁道部方出资人代表,与云南省方出资人代表云南省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云南省铁路总公司作为股东,本着"共同投资、合资经营、平等互利、等价有偿、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在充分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组建的,其中铁道部方占资本金总额的54%,云南省方占资本金总额的46%,大丽铁路的开发投资将由滇西公司推进。
第二,积极吸引企业和社会资金投资。张建平告诉记者,目前外资独资进入中国铁路建设,只要不违反中国的法律规定,对外资独资进行铁路建设都是敞开的。《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发布实施,对加快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根据2004年国家修订后发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国家对外商投资铁路建设、经营及技术装备制造没有禁止领域。
铁道部提出,对客运专线、煤炭运输线、集装箱中心站等投资效益较好的项目,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充分发挥铁路投资风险小、收益稳定的优势,与国有、民营企业和金融投资机构等战略投资者合资组建了股份制铁路公司开展合作。目前铁道部已就有些项目与一些国有、民营企业达成协议,合资组建股份制铁路公司。比如总投资930亿元的武(汉)广(州)高速铁路6月23日开工,这一项目由成立不久的中国铁路建设投资公司出资51%,担当铁道部在该项目中的出资者角色,而广东、湖南、湖北三省以客运建设所需土地的征地拆迁费用出资,其余缺需的240亿元资金则面向国内外"海选"投资者。
据了解,目前西南地区民营资本和外资对铁路建设投资还未达成实质性的意向,但探索多元化的铁路投资模式将是西部地区铁路建设的发展方向,目前铁道部已经公布了吸引非公有制企业投资建设铁路和经营铁路客货运输的意见。同时,铁道部也正在积极研究和争取有关运力配置、运价、税收等政策,保障投资者权益,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第三,对于有一定规模、盈利能力较强的既有铁路资产,进行重组改制,以存量换增量,通过公开上市发行股票或增资扩股筹集资金。中国铁路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去年和今年,相继有80多个铁路建设项目实施,总投资规模达6000多亿元,"十一五"期间还将开工建设一大批项目,铁路建设项目收益相对稳定,投资风险较低,适合广大投资者进行战略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