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数据仓库
当前位置:首页-数据仓库-病害

竹簇叶病

作者:竹笋 来源:Bamboo shoot witches broom 发表时间:2007-07-09 点击:
【字号:   打印
病害中文名: 竹簇叶病
病害别名: 没有别名信息!
病害英文名: Bamboo shoot witches' broom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竹瘤座菌
病原学名:Balansia take (Miyake) Hara.、Aciculosporium take Balansia toke
分类地位:真菌界子囊菌门核菌纲球壳目,瘤座菌属,竹瘤座菌
病原介绍:有性态为子囊菌,接菌后21~28天出现上述病症,子座于病症出现后10天产生,电镜观察病菌在寄主生长点及幼叶上发芽,形成Y型构造,并立即长出菌丝。由气孔或叶面缝合处侵入,菌丝在细胞间隙蔓延,且只存在于感染病位以上的枝条,属半系统性分布。
病原图:没有病原图信息!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竹笋
寄主英文名:
寄主学名:
侵染部位:
症状图:
病害症状: 笋类竹的簇叶病主要为害枝条,从染病小枝上的侧芽不断萌发许多细小的节间缩短的小枝条,簇生成蔓草状、帚状或鸟巢状,染病株竹枝细小,不仅影响竹材质量,且竹笋产量明显减少。
发病规律: 病原于染病小枝先端产生子实体,遇雨水或露水即释放出孢子,经风雨传播,再由竹的生长点引人,进行新的侵染。
预测预报:
病害分类: 真菌
防治办法: 待进一步研究。
为害情况:
没有为害情况信息!
总体描述: 症状  笋类竹的簇叶病主要为害枝条,从染病小枝上的侧芽不断萌发许多细小的节间缩短的小枝条,簇生成蔓草状、帚状或鸟巢状,染病株竹枝细小,不仅影响竹材质量,且竹笋产量明显减少。 病原  Aciculosporium take Balansia toke 称竹瘤座菌,有性态为子囊菌,接菌后21~28天出现上述病症,子座于病症出现后10天产生,电镜观察病菌在寄主生长点及幼叶上发芽,形成Y型构造,并立即长出菌丝。由气孔或叶面缝合处侵入,菌丝在细胞间隙蔓延,且只存在于感染病位以上的枝条,属半系统性分布。此外广东、湖南研究认为植物菌原体(Phytoplasma)和BLO复合侵染也可引起该病。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原于染病小枝先端产生子实体,遇雨水或露水即释放出孢子,经风雨传播,再由竹的生长点引人,进行新的侵染。  无公害防治法  待进一步研究。
(责任编辑:wq)

上一篇:竹杆(笋)基腐病

下一篇:竹丛枝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