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数据仓库
当前位置:首页-数据仓库-病害

竹叶锈病

作者:竹笋 来源:Bamboo shoot leaf rust 发表时间:2007-07-09 点击:
【字号:   打印
病害中文名: 竹叶锈病
病害别名: 没有别名信息!
病害英文名: Bamboo shoot leaf rust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刚竹柄锈
病原学名:Puccinia phyllostachydis Kusano
分类地位:真菌界担子菌门冬孢纲锈菌目,柄锈菌属,刚竹柄锈
病原介绍:夏孢子堆生在叶背,肉桂褐色,点状,直径0.3mm或0.2 ~ 0.8(mm),集生或散生,侧丝头状,无色具隔,夏孢子褐色或浅褐色;卵圆形至宽卵圆形,大小26 ~ 35×24 ~2 9 (μm),具刺,芽孔4 ~ 5个腰生;冬孢子堆生在叶背,褐色圆形,散生或集生,冬孢子褐色,长圆形至纺锤形,大小43 ~ 63×20 ~ 25 (μm);顶圆,基部渐狭,分隔处稍缝缩或不缝缩,有细疵,壁厚1.5μm,顶厚6 ~ 7 (μm),柄不脱落,纤细无色,长达150μm。寄生在淡竹、刚竹、箭竹、青篱竹等竹类上。
病原图:没有病原图信息!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竹笋
寄主英文名:
寄主学名:
侵染部位:
症状图:
没有症状图信息!
病害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在叶背面生有铁锈色至黑褐色粉状物,即夏孢子堆和冬孢子堆。发病初期产生泡状斑点,被寄主表皮覆盖,后表皮破裂,散出黄褐色粉状夏孢子。叶片上夏孢子多的,叶片逐渐变黄。
发病规律: 病菌以冬孢子在寄主病叶上越冬,翌年7~8月发生,在病部产生大量夏孢子,通过气流传播蔓延,进行多次重复侵染,气温24~26℃,相对湿度85% ~ 90%,利其发生和蔓延。竹子栽植过密,通风透光不良,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或竹园土壤瘠薄缺肥易发病。
预测预报:
病害分类: 真菌
防治办法: (1)选用抗病品种。(2)改良土壤,增施有机肥,防止偏施、过施氮肥,酸性重的地区应多施焦泥灰或草木灰,防止春苗生长过嫩,多施磷、钾肥可提高抗病力。(3)发病初期喷洒27%铜高尚悬浮剂600 ~ 700倍液或1:1:200倍式波尔多液、20%三唑酮(粉锈宁)乳油1500~2000倍液、12.5%腈菌唑乳油2000倍液,隔15~20天1次,防治1次或2次。
为害情况:
没有为害情况信息!
总体描述: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在叶背面生有铁锈色至黑褐色粉状物,即夏孢子堆和冬孢子堆。发病初期产生泡状斑点,被寄主表皮覆盖,后表皮破裂,散出黄褐色粉状夏孢子。叶片上夏孢子多的,叶片逐渐变黄。 病原  Puccinia phyllostachydis Kusano称刚竹柄锈,属担子菌门真菌。夏孢子堆生在叶背,肉桂褐色,点状,直径0.3mm或0.2 ~ 0.8(mm),集生或散生,侧丝头状,无色具隔,夏孢子褐色或浅褐色;卵圆形至宽卵圆形,大小26 ~ 35×24 ~2 9 (μm),具刺,芽孔4 ~ 5个腰生;冬孢子堆生在叶背,褐色圆形,散生或集生,冬孢子褐色,长圆形至纺锤形,大小43 ~ 63×20 ~ 25 (μm);顶圆,基部渐狭,分隔处稍缝缩或不缝缩,有细疵,壁厚1.5μm,顶厚6 ~ 7 (μm),柄不脱落,纤细无色,长达150μm。寄生在淡竹、刚竹、箭竹、青篱竹等竹类上。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冬孢子在寄主病叶上越冬,翌年7~8月发生,在病部产生大量夏孢子,通过气流传播蔓延,进行多次重复侵染,气温24~26℃,相对湿度85% ~ 90%,利其发生和蔓延。竹子栽植过密,通风透光不良,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或竹园土壤瘠薄缺肥易发病。 无公害防治法  (1)选用抗病品种。(2)改良土壤,增施有机肥,防止偏施、过施氮肥,酸'性重的地区应多施焦泥灰或草木灰,防止春苗生长过嫩,多施磷、钾肥可提高抗病力。(3)发病初期喷洒27%铜高尚悬浮剂600 ~ 700倍液或1:1:200倍式波尔多液、20%三唑酮(粉锈宁)乳油1500~2000倍液、12.5%腈菌唑乳油2000倍液,隔15~20天1次,防治1次或2次。
(责任编辑:wq)

上一篇:竹芋类花叶病毒病

下一篇:竹煤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