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数据仓库
当前位置:首页-数据仓库-病害

朱顶红病毒病

作者:朱顶红 来源:Common knight’s Star virus dis 发表时间:2007-07-09 点击:
【字号:   打印
病害中文名: 朱顶红病毒病
病害别名: 没有别名信息!
病害英文名: Common knight’s Star virus disease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黄瓜花叶病毒
病原学名:Cucumber mosaic virus、CMV
分类地位:,黄瓜花叶病毒
病原介绍:黄瓜花叶病毒粒体球状, 直径 30nm。 致死温度 60~76 ℃ , 稀释限点10-4, 体外保毒期 3~7 天,在指示植物普通烟、心叶烟及曼陀罗上呈系统花叶。
病原中文名:孤挺花花叶病毒
病原学名:Hippeastrum mosaic virus, HMV
分类地位:马铃薯Y病毒科,马铃薯Y病毒属,孤挺花花叶病毒
病原介绍:病毒粒体弯曲线状 , 长600~800nm。
病原图: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朱顶红
寄主英文名:
寄主学名:
侵染部位: 整株
症状图:
病害症状: 病株叶片叶脉间现褪绿、长短不一的条纹 , 幼嫩叶片上的症状尤为明显 , 老叶上则呈现红褐色斑: 染病株抽出的花梗也显现褪绿短条纹, 花碎色。病株较健株细弱 , 花、叶和鳞茎逐年减小。
发病规律: 黄瓜花叶病毒寄主范围广, 通过桃蚜、玉米蚜以非持久方式传播 , 此外汁液摩擦也可传播。从染病株上分球、分割鳞茎繁殖后长出的植株直接带病。带毒球茎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孤挺花花叶病毒主要靠鳞茎带毒及汁液摩擦接种传毒。
预测预报:
病害分类: 病毒
防治办法: (1) 及早淘汰除病株 , 减少侵染源。 (2) 花盆放置间距适当 , 防止叶片互相摩擦而导致病毒传播蔓延。 (3) 忌用带毒球茎作繁殖材料。用于分株的刃具应每新分一丛消毒一次, 具体方法: 用70% 酒精浸一下, 然后在火焰上烧几秒钟, 或浸泡20%的43%甲醛溶液加2% 氢氧化钠混合水溶液中6秒种或更长时间。 (4) 喷3%莫比朗乳油1500倍液或40% 乐果乳油1000倍液, 消灭传毒蚜虫。 (5) 必要时喷洒 3.8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7.5% 克毒灵水剂700 倍液。
为害情况:
没有为害情况信息!
总体描述: 症状 病株叶片叶脉间现褪绿、长短不一的条纹 , 幼嫩叶片上的症状尤为明显 , 老叶上则呈现红褐色斑: 染病株抽出的花梗也显现褪绿短条纹, 花碎色。病株较健株细弱 , 花、叶和鳞茎逐年减小。 病原 Cucumber mosaic virus,CMV 称黄瓜花叶病毒和 Hippeastrum mosaic virus,HMV 称孤挺花花叶病毒, 均属病毒。黄瓜花叶病毒病毒粒体球形, 直径 28~30nm 。钝化温度70℃ , 稀释限点 10-4, 体外存活期3~6 天。孤挺花花叶病毒参见文殊兰病毒病。此外有报道 TSWV 称番茄斑驳枯萎病毒也是该病病原。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黄瓜花叶病毒寄主范围广, 通过桃蚜、玉米蚜以非持久方式传播 , 此外汁液摩擦也可传播。从染病株上分球、分割鳞茎繁殖后长出的植株直接带病。带毒球茎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孤挺花花叶病毒主要靠鳞茎带毒及汁液摩擦接种传毒。 防治方法 (1) 早淘汰除病株 , 减少侵染源。 (2) 花盆放置间距适当 , 防止叶片互相摩擦而导致病毒传播蔓延。 (3) 忌用带毒球茎作繁殖材料。用于分株的刃具应每新分一丛消毒一次, 具体方法: 用70% 酒精浸一下, 然后在火焰上烧几秒钟, 或浸泡20%的43%甲醛溶液加2% 氢氧化钠混合水溶液中6秒种或更长时间。 (4) 喷3%莫比朗乳油1500倍液或40% 乐果乳油1000倍液, 消灭传毒蚜虫。 (5) 必要时喷洒 3.8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7.5% 克毒灵水剂700 倍液。
(责任编辑: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