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数据仓库
当前位置:首页-数据仓库-病害

朱顶红尾孢叶斑病

作者:朱顶红 来源:Common knight’s Star Cereospor 发表时间:2007-07-09 点击:
【字号:   打印
病害中文名: 朱顶红尾孢叶斑病
病害别名: 没有别名信息!
病害英文名: Common knight’s Star Cereospora leaf spot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孤挺花尾孢
病原学名:Cercospora amaryllidis Ell. & Ev.
分类地位:真菌界半知菌类丝孢纲丝孢目,尾孢属,孤挺花尾孢
病原介绍:子座较大。分生孢子梗近无色至浅青黄褐色 , 近顶端部至顶端有许多疤痕 , 大小 10~40 × 3~4(μm)。 分生孢子线 形至窄倒棍棒形 , 基部倒圆锥形平截 , 大小 35~120 × 2.5~4( μ m)。
病原图:没有病原图信息!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朱顶红
寄主英文名:
寄主学名:
侵染部位:
症状图:
没有症状图信息!
病害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 , 叶斑不明显。
发病规律: 病菌以子座和菌丝体在病部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 , 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 致病害不断扩展。雨水多的年份或地区易发病。
预测预报:
病害分类: 真菌
防治办法: (1) 注意清除病残体 , 集中深埋或烧毁。 (2) 发病初期开始喷洒 50% 苯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或 30% 氧氯化铜悬浮剂6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 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 倍液。
为害情况:
没有为害情况信息!
总体描述: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 , 叶斑不明显。 病原 Cereospora amaryllidis  Ell. & Ev. 称孤挺花尾孢, 属半知菌类真菌。子座较大。分生孢子梗近无色至浅青黄褐色 , 近顶端部至顶端有许多疤痕 , 大小 10~40 × 3~4(μm)。 分生孢子线 形至窄倒棍棒形 , 基部倒圆锥形平截 , 大小 35~120 × 2.5~4( μ 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子座和菌丝体在病部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 , 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 致病害不断扩展。雨水多的年份或地区易发病。 防治方法 (1) 注意清除病残体 , 集中深埋或烧毁。 (2) 发病初期开始喷洒 50% 苯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或 30% 氧氯化铜悬浮剂6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 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 倍液。
(责任编辑: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