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中文名: |
朱顶红细菌性软腐病 |
病害别名: | 没有别名信息! |
病害英文名: |
Common knight’s Star bacterial soft rot |
病原信息: |
病原中文名: | 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胡萝卜软腐致病变种 |
病原学名: | 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 (Jones) Bergey et al. |
分类地位: | 原核生物界薄壁菌门,欧文氏菌属,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胡萝卜软腐致病变种 |
病原介绍: | 菌体短杆状,大小0.9~1.5×0.5~0.6(μm),周生4~5根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生长发育适温25~30℃,最高40℃,最低2℃,50℃经10分钟致死。 |
|
病原图: | 没有病原图信息! |
寄主信息: |
|
侵染部位: |
茎 |
症状图: |
|
病害症状: |
鳞茎首先染病出现软腐 , 病部常因组织溃烂而形成糊状 , 引起贮藏期植物组织软腐。 |
发病规律: |
病菌在腐烂的植株上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存活越冬 , 从伤口侵入。 盆土湿度大持续时间长时易发病。 |
预测预报: |
|
病害分类: |
细菌 |
防治办法: |
(1) 栽植在排水良好地块上。 (2) 选用无病鳞茎。 (3) 精心养护, 减少鳞茎的伤口, 雨后及时排水, 防止湿气滞留。 (4) 发病轻的采用手术治疗, 方法参见朱顶红镰刀菌枯萎病。 (5) 必要时 , 喷淋 27%铜高尚悬浮剂600倍液或68%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 3000倍液 , 用量不大时 , 也可使用医用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 |
为害情况: |
|
总体描述: |
症状 鳞茎首先染病出现软腐 , 病部常因组织溃烂而形成糊状 , 引起贮藏期植物组织软腐。
病原 Erwinia carotovora (Jones) Bergey 称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 , 属细菌。菌体短杆状 , 大小 1~3 × 0.5~1(μm), 以单生为主 , 革兰氏染色阴性 , 具 2~5根鞭毛。适宜生长温度 27~30 ℃ , 最高 32~40 ℃。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在腐烂的植株上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存活越冬 , 从伤口侵入。 盆土湿度大持续时间长时易发病。
防治方法 (1) 栽植在排水良好地块上。 (2) 选用无病鳞茎。 (3) 精心养护, 减少鳞茎的伤口, 雨后及时排水, 防止湿气滞留。 (4) 发病轻的采用手术治疗, 方法参见朱顶红镰刀菌枯萎病。 (5) 必要时 , 喷淋 27%铜高尚悬浮剂600倍液或68%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 3000倍液 , 用量不大时 , 也可使用医用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