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数据仓库
当前位置:首页-数据仓库-病害

小茴香猝倒病

作者:小茴香 来源:Common fennel damping-off 发表时间:2007-07-10 点击:
【字号:   打印
病害中文名: 小茴香猝倒病
病害别名: 没有别名信息!
病害英文名: Common fennel damping-off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瓜果腐霉
病原学名:Pythium aphanidermatum (Eds.)Fitzp.
分类地位:真菌界卵菌门卵菌纲霜霉目,腐霉属,瓜果腐霉
病原介绍:菌丝体生长繁茂 , 呈白色棉絮状。菌丝无色 , 无隔膜 , 直径 2.3~7.1(μm) 。菌丝与孢囊梗区别不明显。孢子囊丝状或分枝裂瓣状 , 或呈不规则膨大 , 大小 63~725 × 4.9~14.8(μm)。泡囊球形 , 内含 6~26 个游动孢子。藏卵器球形 , 直径 14.9~34.8(μm)。雄器袋状至宽棍状 , 同丝或异丝生 , 多为 1 个 , 大小 5.6~15.4 × 7.4~10(μm) 。卵孢子球形 , 平滑 , 不满器 , 直径 14.0~22.0(μm) 。该菌在年平均气温高的地方出现频率较高。
病原图:没有病原图信息!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小茴香
寄主英文名:common fennel
寄主学名:
侵染部位:
症状图:
病害症状: 主要为害幼苗的茎或茎基部,初生水渍状病斑,后病斑组织腐烂或缢缩,幼苗猝倒。
发病规律: 病菌在土壤中越冬,翌年靠接触或雨水、灌溉水传播。在生产地低洼、积水、湿度大、密度大、施氮肥多的情况下发病严重。
预测预报:
病害分类: 真菌
防治办法: (1)及时拔除病株,清洁田园,减少田间病源;适当浇水,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2)发病初喷:70%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杜邦克露800倍液,每7~10天一次,连续喷2~3次。
为害情况:
没有为害情况信息!
总体描述: 小茴香  学名Foeniculum vulgare Mill.别名小茴、怀香。是以果实为香料的栽培种,属伞形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原产地中海沿岸及西亚,中国北方栽培普遍,南方多行秋播,果实可入药。具祛寒止痛、理气、和胃之功效。 症状 主要为害幼苗的茎或茎基部,初生水渍状病斑,后病斑组织腐烂或缢缩,幼苗猝倒。  病原  Pythium aphanidermatum (Eds.)Fitzp.称瓜果腐霉菌,属鞭毛菌亚门真菌。菌丝体生长繁茂,呈白色棉絮状。菌丝无色,无隔膜,直径2.3-7.1μm。菌丝与孢囊梗区别不明显。孢子囊丝状或分枝裂瓣状,或呈不规则膨大,大小63-725×4.9-14.8(μm)。泡囊球形,内含6-26个游动孢子。藏卵器球形,直径14.9-34.8μm。雄器袋状至宽棍状,同丝或异丝生,多为1个,大小5.6-15.4×7.4-10(μm)。卵孢子球形,平滑,不满器,直径14.0-22.0μm。该菌菌在年平均气温高的地方出现频率较高。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在土壤中越冬,翌年靠接触或雨水、灌溉水传播。在生产地低洼、积水、湿度大、密度大、施氮肥多的情况下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1)及时拔除病株,清洁田园,减少田间病源;适当浇水,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2)发病初喷:70%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杜邦克露800倍液,每7~10天一次,连续喷2~3次。
(责任编辑:wq)

上一篇:小茴香灰斑病

下一篇:小果咖啡褐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