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数据仓库
当前位置:首页-数据仓库-病害

水仙根腐病

作者:水仙 来源:Chinese narcissus root rot 发表时间:2007-07-19 点击:
【字号:   打印
病害中文名: 水仙根腐病
病害别名: 没有别名信息!
病害英文名: Chinese narcissus root rot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尖孢镰孢
病原学名: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
分类地位:真菌界半知菌类丝孢纲瘤座菌目,镰刀属,尖孢镰孢
病原介绍:在PDA培养基上初生白色圆形绒毛状菌落 , 大型分生孢子无色 , 具分隔1~5个,3 隔者居多, 脚胞明显 , 两端尖 , 大小27~50 × 3.1~5( μm), 多着生在多分枝孢子梗上; 小型分生孢子呈头状聚集在瓶状小梗顶端 , 椭圆形 , 多单胞 , 偶具分隔 1~2个 , 大小 5~12 × 2~3.5(μm)。 此外, 厚垣孢子产生在菌丝的细胞间或顶端, 浅黄褐色, 球形或近球形。
病原图: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水仙
寄主英文名:polyanthus narcissus
寄主学名:
侵染部位: 球茎、根
症状图:
病害症状: 主要为害水仙球茎及根。根部染病地下部根毛和细根变褐至水渍状腐烂。球茎成 棕褐色, 鳞片上有褐色斑点, 鳞茎盘基部下陷。 植株地上部变黄褪绿, 有时表面可见白色丝状物。 发病重的整个球茎腐烂, 全株枯死。
发病规律: 尖镰孢菌是土壤习居菌, 寄主死亡后能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以菌丝体、厚垣孢子在土壤中或依附病残组织越冬, 翌年病菌从伤口侵入, 也可从健根直接侵入。发病适温为 28~32 ℃ 。
预测预报:
病害分类: 真菌
防治办法: 1) 精选直径大于7cm 的饱满球茎留种。种植前用50% 苯菌灵或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鳞茎8小时再栽植, 防止病菌侵入。 (2) 精心养护 , 防止产生伤口。 (3) 发病初用50% 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或50%根腐灵可湿性粉剂900倍液淋灌根部, 可控制发病。
为害情况:
没有为害情况信息!
总体描述: 症状 主要为害水仙球茎及根。根部染病地下部根毛和细根变褐至水渍状腐烂。球茎成 棕褐色, 鳞片上有褐色斑点, 鳞茎盘基部下陷。 植株地上部变黄褪绿, 有时表面可见白色丝状物。 发病重的整个球茎腐烂, 全株枯死。 病原 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 称尖镰孢菌, 属半知菌类真菌。病菌在马铃薯洋菜培养基上, 分生孢子座灰白色, 小型分生孢子椭圆形至卵圆形,1~2个细胞, 常集结成球形, 着生在菌丝上。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 具3~5个隔膜, 多为3个隔膜, 无色透明, 大小19~46 × 3~5(μ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尖镰孢菌是土壤习居菌, 寄主死亡后能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以菌丝体、厚垣孢子在土壤中或依附病残组织越冬, 翌年病菌从伤口侵入, 也可从健根直接侵入。发病适温为 28~32 ℃ 。 防治方法 (1) 精选直径大于7cm 的饱满球茎留种。种植前用50% 苯菌灵或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鳞茎8小时再栽植, 防止病菌侵入。 (2) 精心养护 , 防止产生伤口。 (3) 发病初用50% 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或50%根腐灵可湿性粉剂900倍液淋灌根部, 可控制发病。
(责任编辑:WangQ)

上一篇:水仙褐斑病

下一篇:水仙大褐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