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数据仓库
当前位置:首页-数据仓库-病害

水芋病毒病

作者:水芋 来源:Dasheen virus disease 发表时间:2007-07-19 点击:
【字号:   打印
病害中文名: 水芋病毒病
病害别名: 没有别名信息!
病害英文名: Dasheen virus disease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黄瓜花叶病毒
病原学名:Cucumber mosaic virus、CMV
分类地位:,黄瓜花叶病毒
病原介绍:黄瓜花叶病毒粒体球状, 直径 30nm。 致死温度 60~76 ℃ , 稀释限点10-4, 体外保毒期 3~7 天,在指示植物普通烟、心叶烟及曼陀罗上呈系统花叶。
病原中文名:芋花叶病毒
病原学名:Dasheen mosaic virus, DMV
分类地位:马铃薯Y病毒科,马铃薯Y病毒属,芋花叶病毒
病原介绍:病毒粒体线状, 长约 750nm, 钝化温度 60~65℃ , 稀释限点 200~10-3, 体外保毒期 2~5 小时。
病原图: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水芋
寄主英文名:
寄主学名:
侵染部位: 整株
症状图:
病害症状: 病叶沿叶脉现出褪绿黄点 , 扩展后呈黄绿相间花叶 , 严重的植株矮化。新生叶除上述症状外 , 还常出现羽毛状黄绿色斑纹或叶片扭曲畸形。严重株有时维管束呈淡褐色 , 分囊少 , 球茎退化变小。
发病规律: 病毒可在芋球茎内或野生寄主及其他栽培植物体内越冬。翌春 , 播种带毒球茎 , 出芽后即出现病症。 6~7 叶前叶部症状明显 , 进入高温期后症状隐蔽或消失。 主要由蚜虫传播 , 长江以南 5 月中下旬至 6 月上中旬为发病高峰期。用带毒球茎作母种 , 病毒随之繁殖蔓延 , 造成种性退化。
预测预报:
病害分类: 病毒
防治办法: (1) 生产上使用的青梗芋、红梗芋中均有抗病品种 , 应注意选用。有条件的可行脱毒后种植 , 也可采用防虫网隔离 , 灭蚜防病 , 还可单株选育无病毒原种。 (2) 成片或联片种植 , 发展芋的专业生产。 (3) 严防蚜虫。在有翅蚜迁飞期 , 及时喷药防蚜。 (4) 发病初期喷洒 7.5% 菌毒?吗啉胍 ( 克毒灵 ) 水剂 500 倍液或 24% 混脂酸?铜 ( 毒消 ) 水剂 700 倍液 , 隔 10 天左右 1 次 , 共喷 2~3 次。
为害情况:
没有为害情况信息!
总体描述: 症状  病叶沿叶脉现出褪绿黄点 , 扩展后呈黄绿相间花叶 , 严重的植株矮化。新生叶除上述症状外 , 还常出现羽毛状黄绿色斑纹或叶片扭曲畸形。严重株有时维管束呈淡褐色 , 分囊少 , 球茎退化变小。 病原  主要是黄瓜花叶病毒 (CMV) 和芋花叶病毒 (DMV) 。上海地区鉴定主要是前者 , 其特性见黄瓜或魔芋病毒病。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毒可在芋球茎内或野生寄主及其他栽培植物体内越冬。翌春 , 播种带毒球茎 , 出芽后即出现病症。 6~7 叶前叶部症状明显 , 进入高温期后症状隐蔽或消失。 主要由蚜虫传播 , 长江以南 5 月中下旬至 6 月上中旬为发病高峰期。用带毒球茎作母种 , 病毒随之繁殖蔓延 , 造成种性退化。 无公害防治法  (1) 生产上使用的青梗芋、红梗芋中均有抗病品种 , 应注意选用。有条件的可行脱毒后种植 , 也可采用防虫网隔离 , 灭蚜防病 , 还可单株选育无病毒原种。 (2) 成片或联片种植 , 发展芋的专业生产。 (3) 严防蚜虫。在有翅蚜迁飞期 , 及时喷药防蚜。 (4) 发病初期喷洒 7.5% 菌毒?吗啉胍 ( 克毒灵 ) 水剂 500 倍液或 24% 混脂酸?铜 ( 毒消 ) 水剂 700 倍液 , 隔 10 天左右 1 次 , 共喷 2~3 次。
(责任编辑:WangQ)

上一篇:睡莲炭疽病

下一篇:水仙线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