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中文名: |
丝瓜白斑病 |
病害别名: | 丝瓜白星病 、 丝瓜叶斑病 |
病害英文名: |
Vegetable sponge Cerecospora leaf spot |
病原信息: |
病原中文名: | 瓜类尾孢 |
病原学名: | Cercospora citrullina Cooke |
分类地位: | 真菌界半知菌类丝孢纲丝孢目,尾孢属,瓜类尾孢 |
病原介绍: | 子座不明显或无 , 分生孢子梗多单生 , 个别 3~5 根或少于 10 根束生 , 榄褐色 , 具隔 1~7 个 , 膝状节 O~2 个 , 节上和顶端具较明显的孢子痕 , 梗端颜色渐浅 , 基部 1 个细胞大 , 分生孢子梗大小 55~175 × 3.75~5 ( μ m); 分生孢子针形至倒棒状多弯曲 , 少数短或直 , 分生孢子无色多隔 , 基部亚饨 , 大小23.75~247.5 ×2.5~4.5(μ m)。 |
|
病原图: | 没有病原图信息! |
寄主信息: |
|
侵染部位: |
叶 |
症状图: |
|
病害症状: |
叶片感病后初生湿润性斑点 , 初白色 , 后渐扩大变为黄白色 至灰白色或黄褐色 , 大小 0.5~7(mm), 边缘紫色至深褐色。叶斑圆形至不规则形 , 严重的全叶变黄枯死。 |
发病规律: |
病菌在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借气流及雨水传播,从气孔侵入,形成初侵染和再侵染。多雨季节易发生和流行。 |
预测预报: |
|
病害分类: |
真菌 |
防治办法: |
(1) 抓好果实的采收、包装和运输工作。尽量避免果实遭受机械损伤 , 造成伤口 ; 不宜在雨后、重雾或露水未干时采收。 (2) 贮藏库及其用具消毒。贮藏库可用 1Og/m3 硫磺密闭熏蒸 24 小时或用 5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200 ~400倍液或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200 ~400倍液消毒。 (3) 果实处理。采收前一星期喷洒 50% 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 800 倍液或 25% 苯菌灵?环己锌乳油 800倍液。采后用 40% 多菌灵胶悬剂或 5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1000倍液、 45% 特克多悬浮剂 1000倍液浸果 , 对青霉病防效显著。 (4) 加强贮藏期管理。贮藏期间温度控制在 5~9 ℃ , 相对湿度 90% 左右。 |
为害情况: |
|
总体描述: |
症状 又称白星病、叶斑病。叶片感病后初生湿润性斑点 , 初白色 , 后渐扩大变为黄白色 至灰白色或黄褐色 , 大小 0.5~7(mm), 边缘紫色至深褐色。叶斑圆形至不规则形 , 严重的全叶变黄枯死。
病原 Cerecospora citrullina Cooke 称瓜类尾孢 , 属半知菌类真菌。形态特征参见冬瓜灰斑病。此外有报道 Cerecospora luffae Hara 也能引起该病。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在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借气流及雨水传播,从气孔侵入,形成初侵染和再侵染。多雨季节易发生和流行。
无公害防治法 (1) 抓好果实的采收、包装和运输工作。尽量避免果实遭受机械损伤 , 造成伤口 ; 不宜在雨后、重雾或露水未干时采收。 (2) 贮藏库及其用具消毒。贮藏库可用 1Og/m3 硫磺密闭熏蒸 24 小时或用 5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200 ~400倍液或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200 ~400倍液消毒。 (3) 果实处理。采收前一星期喷洒 50% 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 800 倍液或 25% 苯菌灵?环己锌乳油 800倍液。采后用 40% 多菌灵胶悬剂或 5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1000倍液、 45% 特克多悬浮剂 1000倍液浸果 , 对青霉病防效显著。 (4) 加强贮藏期管理。贮藏期间温度控制在 5~9 ℃ , 相对湿度 90% 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