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中文名: |
蛇瓜叶斑病 |
病害别名: | 没有别名信息! |
病害英文名: |
Snake gourd Phyllosticta leaf spot |
病原信息: |
病原中文名: | 葫芦科叶点霉 |
病原学名: | Phyllosticta cucurbitacearum Sacc. |
分类地位: | 真菌界半知菌类腔孢纲球壳孢目,叶点霉属,葫芦科叶点霉 |
病原介绍: | 分生孢子器球形,分生壁细胞明显,大小25~100×22.5~75(μm),具明显的孔口,直径5~17.5(μm);器孢子近球形或卵圆形至椭圆形,单胞,无色,大小4.O~6.25×2.5~4.5(μm)。除为害黄瓜外,还可侵染南瓜、丝瓜、苦瓜等叶片。 |
|
病原图: | 没有病原图信息! |
寄主信息: | 没有寄主蛇瓜的信息! |
侵染部位: |
叶 |
症状图: |
|
病害症状: |
叶片染病 : 发病初期出现水渍状褐色斑点 , 后逐渐扩展成大小不一的病斑 , 灰褐色至褐色 , 圆形或近圆形 , 严重的病斑融合成片 , 致叶片局部干枯 , 后期病斑表面现出小黑点 , 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最后病斑破裂或穿孔。 |
发病规律: |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和菌丝体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翌年 , 气温 25~28 ℃ , 相对湿度高于 90% 或有雨水及露水时 , 从分生孢子器中涌出分生孢子借风雨溅射传播 , 进行初侵染和多次再侵染。 |
预测预报: |
|
病害分类: |
真菌 |
防治办法: |
(1) 选较高地块种植蛇瓜 , 栽植密度适中 , 及时整杈插架。 (2) 重病地与非瓜类作物进行 2 年以上轮作 , 适当增施磷钾肥 , 合理灌水 , 雨后及时排水防止积水和湿气滞留。 (3) 发病初期喷洒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700 倍液或 40% 百菌清 ( 达科宁 ) 悬浮剂 600 倍液、 70% 丙森锌 ( 安泰生 ) 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 |
为害情况: |
|
总体描述: |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片染病 : 发病初期出现水渍状褐色斑点 , 后逐渐扩展成大小不一的病斑 , 灰褐色至褐色 , 圆形或近圆形 , 严重的病斑融合成片 , 致叶片局部干枯 , 后期病斑表面现出小黑点 , 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最后病斑破裂或穿孔。
病原 Phyllosticta cucurbitacearum Sacc., 称瓜灰星菌 , 属半知菌类真菌。分生孢子器凸镜形 , 直径 80~100μm; 分生孢子圆筒形 , 略弯 , 无色 , 大小 5~6 × 2.5 μm。 除为害蛇瓜外 , 还为害黄瓜、南瓜等。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和菌丝体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翌年 , 气温 25~28 ℃ , 相对湿度高于 90% 或有雨水及露水时 , 从分生孢子器中涌出分生孢子借风雨溅射传播 , 进行初侵染和多次再侵染。
无公害防治法 (1) 选较高地块种植蛇瓜 , 栽植密度适中 , 及时整杈插架。 (2) 重病地与非瓜类作物进行 2 年以上轮作 , 适当增施磷钾肥 , 合理灌水 , 雨后及时排水防止积水和湿气滞留。 (3) 发病初期喷洒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700 倍液或 40% 百菌清 ( 达科宁 ) 悬浮剂 600 倍液、 70% 丙森锌 ( 安泰生 ) 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