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中心
数据仓库
当前位置:首页-数据仓库-病害

芍药灰霉病

作者:芍药 来源:Peony gray mold 发表时间:2007-07-19 点击:
【字号:   打印
病害中文名: 芍药灰霉病
病害别名: 没有别名信息!
病害英文名: Peony gray mold
病原信息:
病原中文名:牡丹葡萄孢
病原学名:Botrytis paeoniae Oudem.
分类地位:真菌界半知菌类丝孢纲丝孢目,葡萄孢属,牡丹葡萄孢
病原介绍:子实体生在叶两面,叶面居多。子座褐色,大小22~53(μm)。分生孢子梗榄褐色,15~30根束生,不分枝,顶端狭,色浅,无膝状节,隔膜不明显,大小18~32×4~6(μm)。分生孢子圆柱形,少数鞭形,无色透明,隔膜不明显,大小18~94×3~4.5(μm)。
病原图:没有病原图信息!
寄主信息:
寄主中文名:芍药
寄主英文名:chinese peony
寄主学名:
侵染部位: 叶、茎
症状图:
病害症状: 芍药枝条长到30cm左右时 , 带叶的枝条突然萎蔫猝倒, 扒开枝条基部可见已成褐色或黑色腐烂, 靠近地面倒卧茎秆的上方, 常覆有一层灰霉 , 遇有风吹或振动散发出大量分生孢子传到幼叶或花芽上, 叶片由叶尖向下变黄褐色, 有的具轮纹, 引起叶枯萎或芽腐, 较小的芽染病后变黑干枯, 进入花期后出现少量叶枯。新开的花染病花托变成黑褐色。后期在腐烂茎秆基部形成菌核。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 也可以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芍药 整个生育期均可道到灰霉菌侵染而发病, 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幼株易发病, 春季、秋末冬初及低温湿度大的棚室或花房养护的盆栽芍药发病重。
预测预报:
病害分类: 真菌
防治办法: (1)保持棚室清洁,及时清除杂草和枯枝落叶,发现病花及时摘除携出棚外,集中烧毁。棚室栽培牡丹尤其要加强温湿度管理,早晨拉草苫后放风15~20分钟,排除湿气后,关闭通风口再加温,温度控制在10~25℃,超过32℃时再放风。(2)棚室栽植时密度要适中,一般每200㎡栽植800株左右,不可过密,注意通风透光,防其徒长。(3)浇水宜安排在晴天上午10时前后,浇水后注意通风降湿,防止湿气滞留。(4)药剂防治。①棚室发病初期可用烟雾法:选用45%百菌清烟剂,每667㎡用量250g,也可用15%克霉灵烟剂或10%速克灵烟剂,667㎡用量200g,分放4~5处,于傍晚点燃后熏1次,翌晨及早放风,隔9~10天1次,既省工,又不会增湿。②且可在发病初期喷洒50%速克灵或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多霉威或灭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30%大力(大克力)水悬浮剂800倍液、25%使百克(咪鲜安)乳油1000倍液、40%施佳乐悬浮剂1200倍液。(5)盆栽牡丹摆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必要时进行人工补光。
为害情况:
没有为害情况信息!
总体描述: 症状 芍药枝条长到30cm左右时 , 带叶的枝条突然萎蔫猝倒, 扒开枝条基部可见已成褐色或黑色腐烂, 靠近地面倒卧茎秆的上方, 常覆有一层灰霉 , 遇有风吹或振动散发出大量分生孢子传到幼叶或花芽上, 叶片由叶尖向下变黄褐色, 有的具轮纹, 引起叶枯萎或芽腐, 较小的芽染病后变黑干枯, 进入花期后出现少量叶枯。新开的花染病花托变成黑褐色。后期在腐烂茎秆基部形成菌核。 病原 Botrytis paeoniae Oudem. 称芍药葡萄孢 , 属半知菌类真菌。分生孢子梗褐色 , 大小1200~1500× 14~23(μm), 梗基膨大或略膨大。分生孢子椭圆形或圆形至倒卵形, 浅褐色, 大小7.7~15.3 × 7.7~12.8(μm)。 在 OA 培养基上产生小型黑色菌核, 直径 1~1.5m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 也可以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芍药 整个生育期均可道到灰霉菌侵染而发病, 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幼株易发病, 春季、秋末冬初及低温湿度大的棚室或花房养护的盆栽芍药发病重。 防治方法 (1)保持棚室清洁,及时清除杂草和枯枝落叶,发现病花及时摘除携出棚外,集中烧毁。棚室栽培芍药尤其要加强温湿度管理,早晨拉草苫后放风15~20分钟,排除湿气后,关闭通风口再加温,温度控制在10~25℃,超过32℃时再放风。(2)棚室栽植时密度要适中,一般每200㎡栽植800株左右,不可过密,注意通风透光,防其徒长。(3)浇水宜安排在晴天上午10时前后,浇水后注意通风降湿,防止湿气滞留。(4)药剂防治。①棚室发病初期可用烟雾法:选用45%百菌清烟剂,每667㎡用量250g,也可用15%克霉灵烟剂或10%速克灵烟剂,667㎡用量200g,分放4~5处,于傍晚点燃后熏1次,翌晨及早放风,隔9~10天1次,既省工,又不会增湿。②且可在发病初期喷洒50%速克灵或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多霉威或灭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30%大力(大克力)水悬浮剂800倍液、25%使百克(咪鲜安)乳油1000倍液、40%施佳乐悬浮剂1200倍液。(5)盆栽芍药摆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必要时进行人工补光。
(责任编辑:WangQ)

上一篇:山茶灰斑病

下一篇:芍药红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