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描述: |
成虫雌体长 4~5(mm), 长椭圆形 , 全体覆盖黄褐色细毛。头小 , 被前胸背板掩盖。触角 11 节 , 长丝状。前胸背板的中央具 1 对黄褐色毛块 , 各毛块前面有 1 极明显隆起。各鞘翅近基部和近端部各具 1 白色毛斑。小盾片半圆形 , 密生白色及黄褐色毛。足细长 , 腿节末端膨大 , 后足胫节弯曲。雄虫体长 5.5 mm,体形狭长。末龄幼虫体长 4.5~55(mm), 弯曲呈弓状 , 多皱纹乳白色 , 密生浅黄褐色细长毛。头部额上具浅赤褐色 " 八 " 字形斑纹。胴部末节腹面具褐色 "U "形肛前骨片。蛹长 5mm, 乳白色。 |
发生为害规律: |
年生 1~2 代 , 以幼虫在室内缝隙中或粮粒间或粉内以分泌物缀连碎屑作薄茧越冬 , 个别以成虫越冬。越冬幼虫于翌年春季化蛹、羽化。成虫喜在食物表面活动 , 有假死性 , 成虫寿命约 5 个月 , 每雌常产卵 40 粒 , 散产在粉屑中。幼虫喜潜伏在食物碎屑下或面粉近表层处连缀碎屑或粮粒成球形小茧 , 居内取食。从卵发育至成虫 100 天左右。 |